山东省公司德州作业区:“三字经”念出“双稳”经
通讯员牛伟超报道
深冬时节的山东德州输油气站场,一排排红黄相间的管道,在蓝天映衬下熠熠生辉。从这里展望,一幅输送全介质的能源管网画卷徐徐铺开。
2022年,山东省公司以德州为试点开展作业区组建实施工作,探索区域化运作模式。德州作业区管理范围、运营模式、组织机构迎来较大变动,在改革攻坚与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下,作业区上下一心,同频共振,念好‘思、防、严’三字真经,加快推进队伍融合,实现了安全生产和员工队伍双稳定。
“思”为先把好政治方向盘
深入学习与正确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作业区党委把深入学习中央和上级精神,作为引领作业区改革、驾驭复杂局面的首要任务,从思想深处拧紧“总开关”,稳住“压舱石”。
2022年,作业区党委及时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年组织“第一议题”学习38期,常态化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14期,结合学习内容制定具体措施18项,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地见效。
推进改革,核心在人,关键在领导干部。作业区党委注重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紧紧把握确保安全生产和队伍稳定两个大局,坚持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形成一盘棋统筹、一体化推进、一张表落实、一把尺问效,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全要素统筹、全方位融入、全流程贯通、全信息共享、全考核应用,激发抓党建、固根本、强班子、促改革、谋发展的内生动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改革发展取得新成绩。
期间,找准融合中心切入点,实施“党建+”工程,组织开展党支部一对一“结对子”“管道行”党员志愿活动、“为民服务、树立先锋——我是党员”等主题活动,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政治三力、强化政治担当、落实政治责任,把责任落实体现在作业区改革发展的全方位、全过程、各领域。在作业区改革、中俄东线投产、隐患整治、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党员干部自觉成立“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始终坚守第一线,党组织战斗力充分彰显。
“防”入手 坚守安全生产红线
树立红线意识,消除HSE管理漏洞和盲区,关键在于人人都有责任心、事事都有责任制。2022年,作业区监督完成各级动火作业114次、高风险作业597次。期间,面对施工项目多、工期压力大、项目执行难度大、风险高等困难,作业区着力在人员防控、制度防控、技术防控上下功夫,全员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人员防控。责任传递上,作业区坚定不移地树牢“三个一切”理念,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明确作业区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建立详实的风险和隐患“两个清单”,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履职考评上,对新任职或拟提拔的领导干部,进行HSE履职能力考评,确保岗能匹配,合格履职;在绩效考评上,从重视结果性指标向过程性指标转变,从目标任务导向向提高履职实效转变。
制度防控。在隐患排查制度上,作业区对确定的隐患明确责任人、治理标准和完成时限,必要时实行升级管理、挂牌督办;在专项检查制度上,针对薄弱环节加大问责力度,对高风险作业持续开展作业许可专检;在项目安全管控上,针对新开工和投产项目、检维修项目、施工高峰期项目等,落实直线责任,将风险分析和定期检查有机结合,确保隐患排查常态化。
技术防控。作业区坚持“一种风险 N 种措施”理念,因地制宜利用硬隔离锁定、人员看护、快装式视频监控等措施,实现安全监护第三方施工作业的同时,推进巡护公司技防试验段的实施,通过增设断线报警器、感应扬声器、GPS定位器等技术手段提升外部风险防控能力。应急处置层面,建设适应全介质管道和设备的维抢修队伍,通过动火实践和日常岗位练兵,具备φ、X80钢级管线组对及氩电联焊焊接能力和光缆熔接的技术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与业主、兄弟单位和地方政府联动机制。
“严”当头 磨砺改革开山斧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干”是经营之本,怎么“干”?2022年,作业区面对区域化改革、疫情防控、隐患治理、动火作业、中俄东线投产等特殊时期和应急状态,全体员工,特别是党员干部敢于担当、迎难而上,做“事”不躲“事”,闯“险”不惧“险”,担“责”不推“责”,一步步地破解作业区改革中的难题,一项项地完成安全生产任务。
期间,从“严抓”入手,坚持以制度落实为手段,以安全生产为根本追求。在具体实施上,整体布局,实现规模干;优化运行,实现高效干;张弛有序,实现科学干;严格管理,实现规范干。
严抓油气保供责任不放松。密切与省公司相关部门、上下游企业和油气调控中心沟通协调,积极发挥集中监视作用,优化调整运行安排;严格落实“冬夏保供一体化”方案,领导班子、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驻站跟班”,抓好关键设备维护保养和重点部位巡查,确保冬季保供任务顺利完成。
严抓管道保护防线不放松。2022年,作业区统一不同介质管道巡护模式和资源配置标准,引入承包商竞争机制,整合优化区域巡护资源,开展全覆盖式的徒步踏线、日常巡护,根据风险等级加密设置巡护关键点和夜间巡护频次,促进巡护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双提升。期间,克服疫情等困难,完成鲁宁线螺旋焊缝缺陷B套修复工作143处,环焊缝开挖复检111处,完成率100%。
严抓标准化站队建设不放松。将鲁宁线临邑输油站、港枣线德州输油站、冀宁线德州输气站作为2022年第一批达标示范站,从人员安全生产履职能力提升、基础资料统一和目视形象标准化入手,统一各站巡检记录、值班记录,组织修订流程操作票、维检修作业卡,更新安全类标识。
严抓“建管融合”机制不放松。成立投产小组,明确职责,制定方案,组织模拟演练,开展投产前专项检查,推动投产前期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投产期间,作业区组织人员在安平、德州2站及12个阀室进行全过程的置换、升压、稳压及检测、检查工作,并配合调控中心核对现场仪表和中心数据,监测远控阀门的动作,有效处理自控、设备等专业问题141项,经过干部员工14 天努力,圆满完成投产任务。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回顾2022年,德州作业区全员一心,克服一切困难,历经作业区筹备、管理单元调整、中俄东线投产、动火施工、维检修作业、环焊缝螺旋焊缝修复、技能大赛等大考的熔炼,所辖管道全年累计输送天然气111.75亿标方,输送原油1390.5万吨,输送成品油58.8万吨,圆满完成了山东省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作者单位:山东省公司德州作业区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