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你认识他们吗? | 省地质局2022年度优秀青年③
导语
一年来,在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局青年立足本职岗位,团结一心、拼搏实干,在抗震救灾一线、疫情防控一线、项目一线彰显四川地质青年优良作风。陈近中等31名青年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在2023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受到局机关党委通报表扬。
全局青年要以优秀青年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敬业奉献,积极投身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火热实践,为做好地勘单位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四川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向优秀青年学习
黄 文
四川省第七地质大队水工环所副所长
该同志长期扎根地质灾害防治及应急抢险一线,用“速度与激情”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先后参与、主持实施完成“4·20”芦山地震后峨边县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程、G348(原S103)线马边红牌坊至美姑大湾段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治理工程、“8·18”乐山特大洪灾抢险工程等大型地灾治理项目10余个,中小型地灾治理项目80余个。因在“8·18”乐山特大暴雨洪灾及“9·5”泸定地震抢险救灾工作中表现突出,荣获四川省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担任水工环所副所长以来,该同志主动抗责在肩,带领团队奋力开拓工勘市场,完成产值4000余万元,连续三年实现人均年产值高于100万元,职工年收入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积极探索生态环境领域业务,与北京首创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将防灾避险锦囊精准投递山区群众手中和心中,还加入乐山市新市民法制学校授课教师队伍,走进企业、社区、学校等开展地灾防治宣讲40余场,受益群众数千人。
王 彬
四川省第七地质大队地勘所副所长
该同志一直以来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刻苦钻研地质科学技术。发表学术论文3篇,国际学术汇报1次。长期在“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老挝从事地质找矿工作,主持参与3个大中型金矿的地质勘查,通过技术集成创新的快速评价技术方法组合实现重大找矿突破。
带领团队历经数年艰苦奋斗,探获老挝境内第一大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南坡金矿,探明经济价值超百亿元,为老挝西北地区同类型矿山的开发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紧跟局、队战略发展方向,加强新领域创新项目经营。2020年带领团队高效完成盐源县文旅普查工作,获当地文旅局颁发的杰出贡献奖。2022年在攀枝花市水利局挂职期间,牵头建立起单位与水利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力开拓水利市场,在全队首次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项目,调查成果获水利厅、攀枝花市水利局一致好评,川观新闻、攀枝花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报道。拓展获取山洪灾害避险搬迁摸底调查、江河湖泊防御洪水调度方案编制等多个创新项目,合同金额近千万元,在全队新领域业务拓展中起到先行示范作用,同时打造培养了一支技术、作风过硬的专业队伍。
王 鹏
四川省第八地质大队岩土工程设计院总工程师
该同志爱岗奉献,先后参与完成汶川地震灾后从建江西省对口援建小金县地灾灾害防治工作、京沈高铁朝盘联络线及成渝高铁岩土工程勘察、罗江县香山鹭岛医疗热矿水开发可行性论证、西昌市泸山景区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评价等一百余个项目,取得良好工作成效。自2020年3月担任岩土工程设计院总工程师以来,注重提升院技术质量管理水平,完善危岩项目勘察设计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的总结、矿山水文地质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的总结、边坡锚杆设计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的总结,在院内推广使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新技术与新方法应用方面,与中国环监院合作,在西昌、冕宁、德昌监测试验项目中首次采用融合设备(DZ100、泥石流)、北斗短报文通讯终端(ZK-BD、泥石流)、激光测距计、断线报警器、土壤含水率计等新型监测设备,解决了在无信号区不能上传数据的问题,为地灾灾害普适性监测项目提供了更好更多的设备选择方案。探索地质灾害防治新理念新方式,在“攀枝花市地震监测中心马兰山地震台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项目”中紧扣“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主题要求,将地质灾害治理与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地质灾害治理及地质环境恢复中植入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达到灾害治理与防灾减灾宣传有机统一。
张 熙
四川省第八地质大队西昌地矿检测中心副主任
该同志乐于奉献,积极开拓创新,投身地勘单位转型升级。积极响应“地质+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战略,促成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金阳县农业农村局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使实验室在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耕地质量调查与监测点建设及检测,耕地质量提升保护与农业污染源治理项目等方面拓展。该同志在分管2021、2022年经营期间,实验室产值达1500万。在自然资源厅岗位培训期间,深度参与四川省自然资源基础信息平台建设项目,为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发挥了积极作用。参与自然资源厅科研管理系统、四川省自然资源专家管理系统的建设的试运行、全面启用和后期优化。参与并圆满完成制定《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科研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四川省自然资源专家库管理办法》等。该同志还自愿报名加入四川地矿“西昌3·30森林火灾”应急抢险突击队。近年来每年志愿服务时长达40小时以上。
王 强
四川省第九地质大队项目经理(挂职广元市自然资源局朝天区地质环境监测站副站长)
该同志刚参加工作就主动请缨,前往艰苦一线从事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其中在西藏一待就是8年,以缺氧不缺精神的干劲先后主持完成西藏阿里赛登口金矿找矿、西藏自治区达孜县乾沟西矿区石灰岩矿详查等项目,查明中型矿产多处。2021年该同志主持完成的德阳新中幼儿园排危除险项目,以过硬的施工措施抵御因连续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威胁,成功拦截各类垮塌物,保护了幼儿园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获赠“筑品质工程,保百姓平安”锦旗。2022年初,该同志在广元市自然资源局朝天区分局挂职,代理地环站站长,为广元地质矿产、地质灾害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还积极促成大队和朝天区分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双方后续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该同志注重总结提升、科研创新,在核心期刊发表《西藏楚多一带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关于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方法的几点思考》《西藏阿里革吉县赛登口金多金属矿床控矿条件与矿床成因浅析》等论文。
王 维
四川省第九地质大队项目经理
该同志主动担当作为,长期扎根西藏,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用一往无前的勇气和精益求精的匠心,先后担任波密县2020年增减挂钩拆旧复垦、波密县玉许乡海定村基础设施建设、波密2022增减挂施工等项目的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员解决施工难点、技术难题,以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的“三创”理念,圆满完成一个又一个项目,获得业主的广泛赞誉。
该同志践行群众路线,用实际行动担负起社会责任,密切单位与当地政府群众的关系。疫情期间主动作为,以在建项目为抓手,守好波密“根据地”,支持地方建设。2022年,西藏疫情蔓延,该同志主动对接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带领身边的同事担任志愿者,沉下身子做实事。该同志还多次代表单位向波密县人民政府,多吉乡、玉许乡、倾多镇等乡镇捐赠生活、防疫物资。
陈建科
四川省第十地质大队所属勘察设计院院长
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从事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生态修复、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测量测绘等一线工作。历经多岗锻炼,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具有较强的撰写论文和从事科研项目的能力,多次主持重大项目的全过程实施,长期作为专家参加项目评审及验收。2018年被评为四川省地灾防治卫士,受聘于广元市住建领域建设工程专家库专家,广元市应急管理局专家库专家,广元市自然资源局地质灾害工程、生态修改工程专家库专家,广元市国土空间规划专业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多次被原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和原六〇四大队授予先进个人。自2019年担任勘察设计院院长以来,坚持党建引领,带领团队努力拼搏,生产经营稳步推进,基础管理逐步夯实,人员结构逐步优化,主责主业不断深化,始终秉承“深耕区域市场、服务地方政府”的优良传统。连年考核位居单位前列,特别是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考核第一名,为单位高质量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尹 霄
四川省第十地质大队所属四川省绵阳川西北地质工程勘察有限责任公司一分公司技术负责
该同志踏实肯干,积极钻研,努力创新。自主完成的、负责审查的和担任项目负责的千余个项目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公司与业主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奠定坚实基础。2021年、2022年,在四川地质学报以第一作者发表《基于 边界条件对绵阳市“三江·国际丽城”II期基坑降水工程抽水量影响分析》《绵阳市城区典型地段抗浮水位选取建议》。参与编制的《桑林坝涪江大桥新建工程工程地质详勘报告》荣获四川省2015年度工程勘察设计“四优”评定三等奖;2016年度参加四川省地矿局第一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技能竞赛荣获“技术标兵”称号;2021年组织申报的《中玮海润城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荣获四川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成果工程勘察与岩土项目二等奖;2022年组织申报的《绵阳中经实业有限公司兴发·孔雀城B地块项目岩土工程勘察》,荣获四川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成果评选工程勘察与岩土项目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