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传授中小学生自护“八字口诀” 保护孩子安全
广西新闻网记者 段钦中 通讯员 刘刚 邹庆
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如果遭遇侵害,同学们应该怎么办呢?5月11日,南宁警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安全专家总结出来的中小学生防范侵害“八字口诀”,孩子们可以通过学习口诀,在必要时利用身边一切条件躲避和抵挡侵害,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练熟这些动作
跑——急转变向,抛财“脱壳”
遇到危险时,人通常会有什么反应?相信很多人都会说“赶紧跑开”。没错,安全专家也会告诉你,逃跑是躲避危险的有效方法之一。安全专家特别介绍了两种新的“逃跑”方法:
一是“Z”形奔跑。这是因为孩子的奔跑速度一般都不快,但身体却比较灵活,跑这种连续急转弯的“Z”形线路能有效闪避歹徒的追击。
二是先“抛”后“跑”。大家都知道壁虎在遭遇捕捉时尾巴会断离,在对方的注意力吸引到那截尾巴上,然后自己顺利逃跑。在生活中,如果同学们已被歹徒拦住去路,也可以学学壁虎,把身上的财物抛向一旁,同时还可以说“把钱给你了,不要伤害我”,乘歹徒分神或忙于捡钱时,迅速脱身报警。
躲——选择“掩体”,钻进较小空间
安全专家还说,遇到危险时,躲避歹徒也有技巧。
一、要往阻碍歹徒行动的地方躲。孩子们的体型相对小巧,往往可以钻进较小的空间(如各种台凳下),或者穿过较狭的缝隙(如绿化带、栏杆、灌木丛等处)。安全专家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平时多留意一下自己身边的狭小空间,看看自己是否能安全地躲进去,比如穿过缝隙较狭的栏杆时,必须保证自己的头部和躯干都能够穿过。
二、要往能获得帮助的地方躲。遇到危险时,孩子们可以躲入附近的商店、大院、小区、门卫室、岗亭等,或躲到老师、家长、保安员等大人的身后,以寻求帮助。
蹲——若跑不掉,可抱头就地蜷缩
如果已无处可逃,且力量悬殊,可迅速蹲下,双手抱头,胸腹紧贴双腿,全身蜷起不放。保护好自己身体的大部分重要部位,坏人就没那么容易下手了。
喊——平时加强训练,防止临危失声
呼救是最基本的应急办法,但安全专家在做测试后发现,不少学生在自己兴奋时会高声喊叫出来,遇到危险时却不一定能喊出声音。
专家指出,有的人内向腼腆,心理素质差,在危险来临时根本喊不出来。为此,老师、家长要和孩子们一起进行训练,直至大人和孩子都能响亮、清楚地发出呼救。
巧用这些工具
车——手抓车把车座,隔开歹徒威胁
有的学生骑自行车上学,安全专家提示,在遇到坏人的时候,手中的自行车可以和书包一样,起到抵御侵害的作用。如果被歹徒截住,要迅速下车,分别用左、右手握住车把和车座底部,使双手与车身形成稳固的三角形态,并始终将车横置在自己与歹徒之间,作为掩护和抵御的屏障,同时大声呼救。
包——可做防刺“背心”,也可当作“盾牌”
学生上学都会背书包,其实书包可以作为自护的工具。因为书包内通常都装有书本、笔盒等硬物,这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外来的戳刺和击打。如果是双肩包,可以迅速将书包反背至胸前,作为保护要害器官的屏障。也可以配合上文中的“蹲”字口诀,下蹲紧缩身体后,把背上的书包当成“乌龟壳”使用。如果是单肩包,可以将包带缠绕在手腕上,把包当成“盾牌”防御歹徒的凶器。
哨——随身带哨子,遇险可“报警”
安全专家建议,大人可给孩子配一只哨子或尖叫报警器(防“狼”器),孩子在遇到紧急时,可以边跑边吹哨或拉警报器,一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震慑歹徒,二来可以吸引救援。
伞——撑开形成屏障,长伞可做武器
如果带着伞,可以迅速将其撑开,在歹徒与自己之间形成一道屏障,然后再逃开。如果是长柄雨伞,可用伞尖或伞柄戳刺歹徒的薄弱部位,乘其疼痛时迅速逃脱报警。
提醒
常练“八字口诀” 切勿用于嬉戏
警方提醒,中小学生们在学习了以上的“八字口诀”后,平时要经常练习,加深印象,才能确保在危急时刻做出正确反应。
另外,老师和家长还应向孩子强调,应急技能只能在遇到危险时使用,决不能用到平时的嬉戏中,以免造成意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