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智能化检定探索之路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智能化检定探索之路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智能化检定探索之路 张征 郭波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将信息化的技术应用于报警器的检定成为一条可行之路, 但如何做、怎样做才能真正实现准确、安全、便捷地覆盖报警器检定全过程的智能化,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就此课题进行了探索, 通过近两年的努力, 完成了智能检定装置与移动检定 App 相结合的一氧化碳报警器智能检定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平台中的智能检定装置运用图形识别、自动配气等技术完成实验室内一氧化碳报警器的检定工作, 检定员仅需将报警器放置在指定位置, 然后点击启动按钮, 装置即可自动完成检定工作, 生成证书及原始记录。移动检定 App运用 UWP ( , 即 通用应用平台) 技术, 可安装在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 检定员通过 App 完成现场检定数据的采集及处理, 实时生成被检定报警器的检定结果, 确保使用单位第一时间即可了解该报警器的准确度指标, 使不合格报警器能够第一时间被发现, 保障安全生产。 一、智能化之前的检定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1. 原检定模式 智能化之前,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的检定过程全部为人工操作。报警器的检定分为送检和出检两种情况, 分别在实验室内和报警器安装现场完成。 2. 存在的问题 上述两种模式在检定过程中, 均需要频繁更换标准气体, 等待设备稳定, 记录每次数据, 检定一台报警器大约需要 (70~80) min, 耗时长、效率低。检定过程中由于需要检定员全程操作, 难免由于人为原因造成失误, 同时检定员还存在受到一氧化碳气体侵袭的可能。数据处理由于需要后期录入计算机完成, 所以无法实时给出检定结果, 并且数据处理部分存在相同信息多次录入的情况, 降低了检定效率。 二、智能化设想 通过对原有检定模式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我们设想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的手段进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