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隐患大曝光(六)
56 2025-02-10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的内容是什么
(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2)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3)组织疏散逃生的能力(4)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
消防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消防工作,包括防火与灭火两个方面:
1、“预防为主”就是在处理消与防两者的关系上,在同火灾作斗争中,必须把预防火灾放在首位,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采取各种积极措施,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2、“防消结合”就是在积极做好预防火灾工作的同时,在人力、物力、技术上做好灭火的充分准备。加强企业内部义务消防队伍的建设,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加强灭火训练,值勤备战,做到长备不懈,一旦发生火灾,能迅速及时扑灭,把火灾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消防工作任务
1、控制、消防发生火灾、爆炸的一切不安全条件和因素;
2、限制、消除火灾、爆炸蔓延、扩大的条件和因素;
3、保证有足够的消防人员和消防设备、以便一旦发生火灾,及时扑灭减少
损失;
4、保证有足够的安全出口和通道,以便人员逃生和物资疏散;
5、彻底查清火灾、爆炸原因,做到“三不放过”(即原因不明不放过;事故责任以及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如何使用干粉灭火器?
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应拔去保险销,一只手握住胶管,将喷嘴对准火焰的根部;另一只手按下压把,干粉即可喷出灭火。(简记:拔销子、握管子、压把子)
使用干粉灭火器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旦发生火灾,就近取灭火器。一手提灭火器,另一手拔掉保险栓,上下摇动数下,站在火势上风3-4米处,紧握压把对准火源根部喷射并不断向前推进,直到火灭为止。
(1)冲准火焰根部加压喷射,不可过高
(2)距离火焰2至3米喷射
(3)站在火焰的上风方向喷射
(简记:上风向2-3米处冲火根喷)
灭火器压力表如何辨认?
压力表指针指向绿区为压力正好合适;压力表指针指向黄区为压力过大;压力表指针指向红区说明压力不足。(简记:绿区好、黄区大、红区小)
消火栓的使用方法?
使用消防栓时首先关闭所有灭火现场的电源,打开消火栓的玻璃门,按下手动报警器按钮,与之相连的水泵结合会自动加压,接好水带枪后(打开水阀门后由于水的压力较大,要将水枪头抱平)朝火场直射,直到火灭为止。
(1)打开消火栓门,如有按钮则按下内部火警按钮。
(2)一人接好枪头和水带奔向起火点。
(3)另一人接好水带和阀门口。
(4)逆时针打开阀门水喷出即可。
(简记:按报警、接枪带、开阀门)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如果一旦发生火灾,使局部温度达到68℃时,喷淋头上玻璃管(红色)会自动破裂喷水灭火。
感烟探测器自动报警系统
当有大量人聚在一起吸烟或有电路短路、断路而引发冒烟,烟雾达到一定浓度时,烟感探测器会自动传送信息到消防主机。
10
什么是火灾隐患?
火灾隐患,是指可能导致或者增加火灾危险性或者危害性的不安全因素。
11
当你发现火灾发生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打火警电话 报警,报警时头脑要冷静,沉着应答,说明火灾的准确地点、起火单位名称、所在街道、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起火部位及火势大小,如较为偏僻的地方派专人在路口接应消防车,以免耽误扑救工作;
2、现场负责人马上组织力量,迅速疏散受困人员,帮助他们逃生时,必须注意路线,不能乘坐电梯,并切断电源,及时阻止火势蔓延并找水源(消防栓),进入扑救工作;
3、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向管理处汇报情况,抢救人员时应先抢救老、幼、病、残、孕妇,抢救物资时先贵重后一般,严防非法份子趁机而入;
4、火灾扑灭后,管理处要落实专人保护好现场,便于协助公安、消防部门展开调查工作。
12
燃烧的条件
燃烧,俗称着火。是指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作用发生的释放热的化学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和发烟现象。
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燃烧都不能发生,而且这三个条件必须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否则就不会产生燃烧。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或其它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可燃物,可燃物分为三类:一是气体可燃物(如氢气,一氧化碳等),二是液体可燃物(如汽油,酒精等),三是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服装等)。
凡是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如空气,氧气,高锰酸钾等。
凡能引起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称作引火源。引火源可分为:明火、化学热能、电热能、光能等等。
13
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
预防火灾,就是要消除产生燃烧的条件,阻止燃烧发生,从而达到防火的目的。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有:
(1)控制可燃物
具体方法有:控制可燃物品的储存量;以难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或可燃材料;用防火涂料浸涂可燃材料,提高其耐火极限;保持可燃物处于良好的通风状态等,从而降低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的浓度,使它们的浓度控制在爆炸下限以下。
(2)隔绝助燃物
隔绝助燃物就是破坏燃烧的助燃条件,具体措施有:将易燃、易爆物的生产置于密闭的设备中进行;对容易自燃的物品进行隔绝空气存放;变压器充惰性气体进行防火保护;关闭防火门、窗,切断空气对流;用沙、土覆盖可燃油液等。
(3)消除引火源
消除引火源,就是破坏燃烧的热能源,具体措施有:安装防雷、防爆装置;采取控温、遮阳等措施避免引火源;在建筑物之间构筑防火墙,在同一大厦不同楼层之间及同一楼层的不同区域安装防火卷帘等。
14
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
一切灭火方法都是为了破坏已经发生的燃烧条件,在火灾发生后,往往是根据燃烧物质、燃烧特点、火场具体情况以及消防设备性能等进行灭火。具体灭火的方法主要有:
(1)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就是根据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空气(氧气)这一条件,采取适当措施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采用不燃物、惰性气体冲淡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使燃烧物缺乏氧气的助燃而熄灭。这种灭火方法适用于扑救密闭的房间和生产装置、设备容器内的火灾。
(2)冷却灭火法
冷却灭火法是根据可燃物发生燃烧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的这一条件,将水或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物上,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终止燃烧。此法还可用于冷却尚未燃烧的物体,如建筑构件、设备等,避免它们受热幅射影响而发生燃烧或爆炸。
(3)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一条件,将与燃烧物邻近的可燃物隔离开,阻止燃烧进一步扩散。
(4)抑制灭火法
抑制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喷在燃烧物上,使其参与燃烧反应,使燃烧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从而使燃烧终止。
15
消防工作的三支队伍是指什么?
(1)检查、巡查火灾隐患的队伍。
(2)第一灭火战斗力量。
(3)第二灭火战斗力量。
16
什么是灭火第一战斗力量?
失火现场员工在一分钟内自发形成的灭火力量,是灭火第一战斗力量。
17
第一战斗力量的具体工作任务是什么?
第一发现火灾的员工就近使用灭火器材灭火,并大声呼叫周边员工报警、增援;
距起火点近的员工负责利用灭火器和室内消火栓灭火;
距电话或火灾报警点近的员工向单位消防值班室(或消防控制中心)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报警;
距安全通道或出口近的员工立即引导顾客向安全地点疏散;
距排烟口近的员工,就近按下排烟口按钮等。
(简记:大声叫、打电话、按报警、拿器材、引导人)
18
向 “119”报警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